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师视野 > 班级管理

课堂的天空中,教师要为学生的“生长”提供怎样的土壤?

来源:星教师 发布:2018-09-28

图丨水果糖

我喜欢树的意象,喜欢它生长的姿态。每个学生都是一棵独特的树,在课堂的天空中,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梦。教师要为他们的“生长”提供怎样的土壤?在每一个拔节的季节,如何为他们的“生长”助力?

1

以文导言,确定生长的落点

生长最显著的特点是完整性。语言与思维犹如硬币的两面,启动思维、运用语言时,人并非机器,总是带有当下的情感,因此,语言、思维、精神的生长是共生的。而语言、思维、精神的交融需要在课堂上找到落点,这个落点以“主问题”群的形式呈现。 

怎样找到它的路径,我以《跨越百年的美丽》一课为例。这是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,梁衡的同名散文节选。这一课的落点,应该把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”与“体会科学精神、人生价值”的学习线路合二为一,形成重叠线路。

首先是解读教材。将那句著名的话“重走人类发展史的关键步伐”,迁移到“为生长而教”教学中,就是要重走作者构建文本的“关键步伐”。《跨越百年的美丽》作者草蛇灰线写法的密码是什么?我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,然后,我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呈现。(见图一)

从思维导图中我们发现,这篇散文以“形”字开头,“形象”美表现在“坚定”和“淡泊”,分别对应的“事例”是“提炼镭”和“捐奖金、赠奖章” 每类事例后联结着深刻的“哲理”。“事”“理”交错运用,绘形有神,传情有致,析理入微,呈现综合之美。

图一

写法的“密码”破译了,对照思维导图又可以发现,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,就落在“人生意义”和 “淡泊名利”这几段富有哲理的文字中,如果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展开教学,应该以“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”一问,引导学生寻找美,然后从“形、事、理”三个角度整理发现的“美”,这样便抓住了全文的“神经中枢”,纲举目张,学生在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” 的同时又“体会了科学精神、人生价值”。

2

搭设阶梯,打通生长血脉

在学生阅读文本的“最近发展区”,教师要巧搭“脚手架”,让学生在语言理解、情感体验、思维发展上都得到提升。

首先,在文本理解的困惑点上搭设阶梯。受年龄、阅历和知识经验的限制,儿童对文本的理解往往陷在关键节点上。在这些关键点上搭建“脚手架”,能促使学生理解的拔节生长。《月光曲》教学中,“通过‘曲’ 来理解‘人’”是学生认识上的困惑点。它需要教师搭设拾级而上的阶梯。

第一个阶梯:贝多芬究竟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?教师可以请学生注意兄妹俩对话、动作、神态的关键词句,默读批画。

第二个阶梯:《月光曲》客观记录了贝多芬的所见所闻,他的所思所想却不见一字,这个空白恰恰是《月光曲》诞生的核心原因,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:看到和听到了这些,贝多芬胸中的感情如大海波涛,那么,他会想到什么?结合背景资料写一写。

第三个阶梯,追问:关于《月光曲》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,大家为什么相信这个传说?第四个阶梯,引入贝多芬的话:“我为什么要作曲,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。”“我的音乐是为穷苦人造福的,我做到了这一点,我是幸福的!”

拾级而上,在对文本信息整合提取后,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,与音乐家一起经历了一次精神之旅。

其次,阶梯要搭在学生思维的阻塞点。教学中,教师既要充分地预设、点准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障碍,又要在课堂进程中打通思维阻塞。

《詹天佑》一课的学习中,六 年级学生要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”,而其中对“典型事例” 的理解,学生总是浅尝辄止。为了打通思维阻塞,教师设置了三“探”三“搭”的流程——

1. 一探,解“典型” 

师:课文描写了三个事例,其实,修建铁路有很多事情要做——

生读:哪里要开山,哪里要架桥,哪里要把陡坡铲平,哪里要把弯度改小,都要经过勘测,进行周 密计算。

师:为什么不写这些呢?

生:因为这几件事与文中的三件事相比,就不典型了。

2. 二探,辨“典型” 

师:既然是典型事例,我们就选择难度大的“开凿隧道”和“设计‘人’字形线路”两个事例,为什么还写“勘测线路”呀?

(学生讨论后明白:勘测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,非常重要,这也是典型事例,而且这三个典型事例还是按照修建顺序来记叙,先写勘测,再写开凿和设计。)

3. 三探,明“典型” 

师:詹天佑是中国的铁路之父,他一生修了很多铁路,(课件出示铁路名称)为什么单单写京张铁路?

生讨论后小结:整篇文章的选材也是——典型事例。

通过三“探”三“搭”,教师打通了学生的思维阻塞。

最后,教师搭设阶梯不是印证已知,而是在真实学情的需求下促进学生发展。请看一个教师教学《掌声》的片段:

师: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,思考一个问题: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?

生1:我觉得英子是一个孤独的孩子,她每天上学一人来,还一个人晚晚地走,所以我觉得她很孤独。

生2:英子是一个寂寞的孩子,因为她总是默默坐在教室的一角。

师:还有不同意见吗?

生3:英子是一个自卑的孩子。她得过小儿麻痹症,怕别人看到她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。

师:那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?课文里是怎么说的?

生4:英子是一个残疾的孩子。

师:很好,你是从哪读出来的?

生4:“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,双脚落下了残疾。”

师:好!请同学们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。

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师想当然搭设阶梯低于学生学情的案例。这样的现象在语文课堂并不少见。其实,教师所要做的,是走进儿童内心,了解儿童的真问题,依据真实学情来搭设阶梯。以《狮子和兔子》为例,我从质疑入手,引导学生七嘴八舌地提出了真正想问的问题:

生1:兔子为什么笑?他想让狮子明白什么?

生2:兔子如何帮助狮子的?

生3:狮子以后还会不会 发脾气?

生4:狮子为什么不聪明些?

生5:狮子跳进河里不怕淹死吗?

生6:红蚂蚁为什么咬狮子?

教师在认真倾听完学生的问题后,应该迅速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梳理、统整,然后搭设阶梯:“有些同学问的是红蚂蚁,有些问的是兔子,有些问的是狮子。原来,都围绕着人物的表现去问为什么,面对问题,狮子和兔子到底是怎么做的?让我们赶快走进故事!”

3

整合生活,还原生长的情境

苏霍姆林斯基说,“我们从儿童入学的最初几天起,就在他的眼前把通往周围自然界的迷人世界的大门关上了。于是,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,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,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,他只能去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、毫无色彩的句子。”

语文课上,把语文知识当作最重要的内容,恰恰忽视了生活。

教师需要把整个生活世界带进课堂,再把文本所得放置到生活中去!课堂教学中,儿童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始终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。

“生活”应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——课堂的引入,要让生活 “冲”进教室。

“作者胸有境,入境始于亲。”《搭石》的作者是农村作家刘章,山区里浅浅的溪水,天气凉了,农民要过水,搭石充当了最简易的桥梁。这样的情境,如今的儿童很难见到。上课伊始,我运用插图、音乐和语言解说,把《搭石》的第一自然段转化为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,弥补了孩子们对文本的陌生感,并为下文的感受理解扫除了障碍。

课堂上的生活是需同语文教学整合的“生活”。这种整合是在想象中进行的。12岁以前是儿童想象力生长的最佳时期。形象大于思想,语文教学最忌讳理性、抽象的说教。动用儿童的想象力,是“为生长而教”课堂中的常用手段。

执教《望天门山》一课,理解 “两岸青山相对出”时,我反复刺激儿童的想象力:“青山相对出来干什么?”“孤帆奔谁而来”“李白的心情怎么样”“远客、青山,四目相对,李白会对天门山说什么?” 四个问题层层推进。儿童的想象力,是天马行空的酒神式思维,是逻辑思维无法替代的。

这种整合也是在体验中进行的。陶行知先生强调“在做中学”。的确,语句的美、情、味,只有通过切身地体会、感知、回味,才会丰富而深刻。在语文课堂中,我常常创设通感的生活体验情境,让 生仿佛身临其中,形成有我之境,触摸、玩味,让语句的形象、情感立体丰富起来。

《搭石》的教学中,当理解“每当上工、下工,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,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!”这句话时,我呈现了如下情境:

师: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,(指一组学生 :前面的……后面的……前面的……后面的……)咱们合作读一读。

师:(指这组问)你们现在走在哪?

生:搭石上。

师:不好走啊,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,有信心吗?

生:有。

师引读:每当上工、下工,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,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!前面的——

生1:抬起脚来

师:后面的——

生2:紧跟上去

师:(速度渐快)前面的——

生3:抬起脚来

师:后面的——

生4:紧跟上去

师:(速度再渐快)前面的——

生5:抬起脚来

师:后面的——

生6:紧跟上去

师:抬起脚来,紧跟上去,抬起脚来,紧跟上去,抬起脚来——紧跟上去——踏踏的声音,像——

生齐:轻快的音乐。

师: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,这边两组走前面,这边两组走后面。

师:前面的——

生(组1):抬起脚来

师 :后面的——

生(组2):紧跟上去(速度渐快,引读三遍)

师:没有人踩脚,没有人跌入水中,该是有人指挥吧,(生摇头)对,其实又没有人指挥,那么默契,那么有序,这样的动作就叫作——

生 :协调有序

……

这段教学,“戏里戏外”,儿童似乎是在课堂上,又实实在在把课堂当成了走搭石的小溪。教师 与儿童共同置身生活的磁场,既各自感受,又互相感染,在彼此丰富情感的参与中,完成了协调有序的心理历程,最后得到审美的高峰体验。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,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,教学中的拓展要让语文回到生活里去。

《杨氏之子》的结课,我用了一大段话,意在点燃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,“《世说新语》里有很多早慧孩子的故事,比如,让梨的孔融,比如南昌有个孺子亭,是纪念徐孺子的。这些孩子长大后成为了‘名士’,关于这些‘名士’的故事,《世说新语》中有2000多个,每个故事都像《杨氏之子》一样精彩。所以,鲁迅先生这样评价《世说新语》:‘记言则玄远冷隽。’如果你们有兴趣,课后去翻阅《世说新语》,里面有原文、有注释、也有译文,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它。”

多媒体时代,媒介阅读也成为童年的另一重生活。引导儿童带着思考走进电视、电影,可以让课堂增值。例如,在学习完《花脸》一课后,我向学生推荐了电影《美丽人生》和小说《魅力》。

实践活动,将课程的边界引向课外,成为儿童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。学完“秋天”之后,我们走出了班级,在校园中、小区中寻找秋天,聊聊秋天。正因为整合了生活与学习,在学生的眼中,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意。


来源:星教师
编辑:孙意坚
整理发布:江教在线客户端
商务合作:0791-88801172